您好!欢迎访问 武汉市卉少施商贸有限公司网站!
全国咨询热线:18106811422
热门关键词:
新闻中心
您的位置: 首页 >> 新闻中心 >> 正文内容

南京花卉市场(南京谷里花卉批发市场地址)

作者:admin 浏览量:21 时间:2025-03-14 18:18:14

  年关将至,全国即将迎来燃放鞭炮的高峰期。各地出于安全、环保等原因纷纷发布鞭炮禁放令,河南甚至规定全省包括乡镇、农村在春节期间全面禁止燃放烟花爆竹,但是发布3天后又紧急撤回。

  春节放鞭炮在中国有着长久的历史,是中国重要地传统习俗。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,放鞭炮的习俗与现代生活方式的冲突日益凸显,对鞭炮的“禁”与“放”也成为中国老百姓多年来争论不止的话题。

  春节放鞭炮习俗的由来

  早在2500多年前,中国人就开始放鞭炮。鞭炮最早是用来驱除邪魔鬼怪的。相传,古代一个地方有种叫“年”的凶猛怪兽,每到除夕就吞食牲畜伤及人命。为了躲避“年”的祸害,人们都要在除夕那天杀猪宰羊敬供“年”。后来人们无意中发现这怪兽害怕火光和爆炸声,为了吓退这种猛兽,人们在家门口燃烧竹节,由于竹腔内的空气受热膨胀,使得竹腔爆裂,从而发出巨响,借此驱赶年兽。

  火药发明之后,人们不再燃烧竹子了,而是将硝石、硫磺、木炭等填充在竹筒里燃烧,产生“爆仗”。不过,这时人们仍然一直沿用“爆竹”的叫法,直到今天。

南京花卉市场(南京谷里花卉批发市场地址)

  到了宋代,人们用纸做的筒子代替了竹筒,里面灌上火药,内藏药线,制成了新的爆竹。直到今天,我们还是沿用这个方法,只不过在工艺上有所改进,在花样上有所翻新罢了。在宋代,还有人用麻茎把纸制爆竹编成串,管它叫“编炮”。因为成串的爆竹放起来声音持续时间长,清脆得好像人甩鞭子发出的响声,因此也就称它为“鞭炮”。

  明清两代,爆竹的种类更加繁多,燃放爆竹的时间已不限于大年初清晨,除夕夜即开始,子夜零时达到高潮,俗称“迎神”。这时,无论贫贵贱均要放爆竹。

  爆竹声响是辞旧迎新的标志、喜庆心情的流露。中国民间有“开门爆竹”一说,即在新的一年到来之际,家家户户开门的第一件事就是燃放鞭炮,以哔哔叭叭的鞭炮声辞旧迎新。春节放鞭炮逐渐成为中国最重要的民间传统习俗。

  传统习俗与现代社会的冲突

  鞭炮起源于农业文明,清新的自然环境、稀疏的居住密度、平静的乡村生活,使得燃放鞭炮既能营造热闹的节日气氛,又不会酿出什么火灾事故。放鞭炮的习俗在农业社会能够延续下来是理所应当的。

  但时至今日,我们已步入了工业文明时代,城市人口密集,高楼大厦鳞次栉比。在现代人追求的健康环保生活理念面前,鞭炮似乎成了多余的东西。因此,一部分人成了燃放鞭炮的坚决反对者。他们列举出放鞭炮的种种弊端:

  噪音、空气污染、安全事故。尤其是春节期间,当你想好好休息一下,但震耳欲聋的鞭炮声却让你身心俱疲;你想与家人聊聊家常,但窗外“噼噼啪啪”的噪音却粗暴地打断你们的交流;更让人心惊胆颤的是,倘若你走在小区路上,突然而起的鞭炮和焰火,令你仿佛穿行在“枪林弹雨”中……一个好好的春节,全让鞭炮给搅了。

  有人说,燃放烟花爆竹,意味着一个人仅凭自己的喜好,就可以肆意侵害别人的健康权,意味着一群人仅以习俗为借口,就可以肆意侵害某一个人或某一群人的健康权。这是比噪音、潜藏的火灾危险更可怕的污染。

  正是意识到鞭炮的危害性,上世纪90年代初,广州、南京等很多城市出台了禁放鞭炮的政府令。但是静悄悄的除夕总让人感觉少了些许年味。于是,在不少鞭炮支持者的呼吁下,城市鞭炮燃放再度开禁。一禁一放之间,不仅显出决策者的为难,更说明赞成者与反对者旗鼓相当。而我们也看到了传统文化与现代理念之间的冲突与矛盾。

  “一纸禁令”有待商榷

  没有了鞭炮,这年还能叫年吗?对禁放鞭炮,相当一部分人是坚决反对的。他们的质疑是,几千年的传统文化,怎么能随随便便说禁就禁了呢?

  反对者认为,传统的东西不能简单地从外在的“有用”或者“有害”的角度来衡。过年过节放鞭炮,人们图的就是那种热闹劲,那种过年过节的感觉,让人感到一种释放、一种温情。所以,年总是要过的,没有年味的年不能叫做年。

  其实,随着岁月的沉淀,鞭炮在某种意义上已经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基因,每当节日来临,人们燃放鞭炮,宣泄情感,寄托祝福。而严禁燃放鞭炮,看起来似乎清静了,环保了,但人们的失落感随之而来,这时才发现,鞭炮已经成为一个文化情结,生命力依然旺盛。

  因而,从社会管理的角度来说,对于春节期间的鞭炮管理,应该更加宽松,更加人文,只要不威胁公共安全和公共秩序,就不需无限地“上纲上线”,更不能简单地一禁了之。管理者要做的就是从“移风易俗”的层面上慢慢进行引导,使人们逐渐习惯文明新风。

  传统习俗如何在现代社会延续?香港、澳门做法值得借鉴

  实际上,文化习俗并不是一成不变的。生存环境变了,不适应新生活的习俗也应当与时俱进。

  任何一种仪式背后是有其涵义和精神寄托的,要体会其精神,然后借用新的技术条件进行表达。比如放鞭炮这一块行为,可能是一种祛除邪气的祈福,有着对美好新时光的向往。而今天可以考虑换一种更安全、同时也能产生娱乐效果的方式来延续。

南京花卉市场(南京谷里花卉批发市场地址)

  这就需要采取一定的疏导措施。随着科技进步和文化发展,我们完全可以通过新的途径和方法,营造健康喜庆的新年味,如电子鞭炮、文艺活动、游园狂欢、体育竞赛等等,尽可能做到儒家讲的“礼”,既不违逆人情,又能节制人情。

  这方面,香港、澳门的做法值得借鉴。在这些地方,每到农历新年,政府就组织盛大的花车巡游、集中放烟火。像维多利亚港的烟火,是一年一度香港农历新年的盛事。但是,放鞭炮在香港是一律禁止的,香港大部分家庭会在春节期间吃“团年饭”,而饭后的一大节目便是逛花市,港九多处都设有年宵市场,其中以维多利亚公园的花市最大、最热闹。澳门也在年宵兴办花市,花市办三天,这三天给奔波一年的澳门人无穷的慰藉。

  如果喜欢芗柏的文章,敬请关注公众号:xiangbai99(长按可复制)